体育学院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就业指导】离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措施
  2020-10-01 19:12   管理员   512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增高,但经济状况却未见好转,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有利于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对于国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系统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根源入手,从关键点上出发,对症下药,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离校就业问题。
1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概念
要做好离校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必须要弄清楚几个概念。
(1)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是指离校时已经获得全日制高校毕业证书,但在半年内仍未落实就业的毕业生,或在半年内有过短暂的就业而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不包含已考取专升本或研究生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或参军的毕业生)。
(2)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得出以下四个结论:①职业指导的对象包括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和用人单位;②职业指导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用人单位合理配置人才为最终目标;③职业指导伴随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过程;④职业指导不是只提供职业信息,还有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功能。
(3)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就是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当前,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以落实就业为首要目的,缓解因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带来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其它更深层次的功能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
职业指导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者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职业指导是三者之间的桥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者通过职业指导,完成相应的需求,这既维护了三者的利益,又促进三者之间的改革与发展。
2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现存问题
2.1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不够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职业指导操作过程中,重视程度还不够,还存在着认识不够等问题。对职业指导工作的理解简单化,为就业而指导、短时间培训而没有使毕业生充分消化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职业指导的质量难以保障。
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采集缺乏实效性。现在高校就业部门虽然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了实名登记,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仅仅只是收集学生信息交到相关部门,而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信息,及时与毕业生保持联系,以致于后续对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跟踪中断,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制造了障碍。
2.2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尚未形成体系
虽然国家颁布了多项就业保障政策,但是地方上落实得还不到位,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尽如人意。现在国家规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由各地方的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但是毕业生却对他们的服务不满意。经了解,大多数的毕业生觉得人才机构并不能给他们有效的指导。仅有20%左右的毕业生向当地的人才服务机构寻求过帮助。这一指导体系尚未形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只能依靠自己,各自奋战。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之间并没有有效地形成合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未能落到实处。
2.3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薄弱
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能适应现实的就业指导需求。许多就业指导人员尚未经过系统化的理论培训,工作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不足,高校的职业指导队伍建设不完善,尚未与其他就业相关部门的协调好,没有形成互通有无的长效机制,无法完全满足现有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的需求。
3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建议措施
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目的是解决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维护社会的稳定。所以,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了解这项工作,并且主动参与进来。
3.1加强宣传
在宣传的时候,高校就业宣传方面要重视宣传的正能量,科学的分析当前就业的形势,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这一形势等,并且对国家和地方的就业保障政策进行重点宣传,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改变观念,多渠道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帮助,增加他们面向未来的信心和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
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做好高校与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毕业生信息有机衔接。学校可以邀请各地或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走入校园开展宣传讲座,让未就业毕业生清楚地知道离校后可以寻求帮助的方向;宣传解读“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等各项新政策。
毕业生离校后,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与毕业生取得联系,登记他们的联系方式,主动宣传国家保障就业的相关政策信息,讲解应聘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使他们能自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宣传,使毕业生了解现在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促进他们转变求职观念,完成就业。同时,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也要向用人单位宣传国家的就业保障政策,规范企业招聘制度,严格按照政策执行,维护招聘程序的公平、公正。对于招聘过程中违纪的现象进行严厉监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3.2以人为本,有的放矢
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登记,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要早做准备,及时收集信息。包括:就业意向及个体的实际情况,毕业生手机号码,家庭固定电话、QQ、微信、飞信、微博等,保证信息的有效性。
细致划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类型,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职业指导,而不仅仅停留在程式化的层面。
根据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登记的信息,可将毕业生大致分为:因毕业生本身原因未能就业的,(1)主观不愿意就业:啃老族、好高骛远型;(2)就业困难毕业生;(3)创业类就业;(4)报考公职单位;(5)其他类。因外部因素导致毕业生本身就业困难,如专业设置,用人单位偏见或者歧视。
为何说解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毕业生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高校、用人单位、政府、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对因为本身原因未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要从学生未就业的根源出发,看看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社会等哪个方面出现问题,在不同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其尽快就业。对于用人单位进行指导,改变传统的观念,合理招人、留人,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同样需要毕业生、高校、政府协调配合。
对于啃老族、好高骛远型等毕业生,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这就要一对一地进行就业辅导,寻找他不就业的原因,再根据这一根源,具体的指导,采取不同的方式,改变其观念,鼓励其先就业,解决生存的问题之后再寻求发展。同时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政府提供支持,用人单位的用人观点也要相应的改变,多提供实习或者见习机会,使学生了解单位,主动就业。对于就业困难类毕业生,要分析其困难是什么,比如学业困难、家庭困难或者心理困难,这些需要学校各部门协调,努力,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对于困难,就业指导队伍要提前了解,并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如就业咨询、心理辅导、就业推荐、专业技能培训等方法,具体解决毕业生遇到的就业困难,使其正常就业。对于创业类的毕业生,要从创业优惠政策、推荐创业指导师、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等方面指导毕业生尽快实现创业。对于报考公职单位的毕业生,要提醒他们在考研、考公务员的过程中也要寻找就业机会,两手都要抓,并不矛盾。至于其它原因造成的未就业,要具体分析问题所在,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个过程中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
3.3建立动态信息平台
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要充分应用这一时代的优势,多方面、多渠道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平台,动态更新、完善就业网络信息,共享最新就业需求信息、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保障毕业生畅通、全面和及时地获取就业信息。与地方人才服务中心、用人单位也通过信息平台保持交流,利用信息平台将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有机联系起来,实时更新信息,提高毕业生就业和单位招聘的效率。
当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毕业生的角度思考,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相互协作,共同完成。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方式

  •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联系电话:13118965354(假期)
  • 联系邮箱:tiyu@sanyau.edu.cn
  • 招生咨询:13555024530(休闲)、18646117773(民传)、18363562444(康体)

体育学院公众号

体育学院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