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就业指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变化
  2020-10-08 19:18   管理员   444

一、国家包分配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1978~1984年)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计划经济为主,在这种经济体制影响下,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我国教育体制仍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中建构着人才的发展模式。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1]会议为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建立大学生就业制度指明了方向。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教委、人事局《关于改进198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精英式的统招培养模式与集权式的就业统配模式相辅相成,人才集中培养与统一分配成了该时期主要特点。”[2]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就业方式呈现出完全服从国家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范式。同时,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出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就业都是由国家“统包统分”,就业方式具有明确的计划性和指令性,大学生就业时一切都服从分配,国家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有着绝对的安排。在这种“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下,莘莘学子只要踏入大学校门,毕业时就会有一份稳定工作,因而无须为就业担忧。而且,由于国家一定会将大学生分配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满足大学生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理想愿望,也就释放了国家包分配就业制度的巨大能量。其次,在传统优秀文化和改革开放影响下,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具有更为深厚的国家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就业时将政治、社会价值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把政治荣誉感、集体观念、奉献社会观念牢固树立在心中,这种浓厚的政治化色彩是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二、双向选择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1985~1992)

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解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大学生就业制度也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了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决定指出:“要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主要实行三种办法:1.国家计划招生。“这部分学生的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2.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委托单位要按议定的合同向学校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毕业生应按合同规定到委托单位工作。”3.在国家计划外招收少数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毕业后可以由学校推荐就业,也可以自谋职业。”[3]这标志着大学生就业制度向双向选择阶段过渡。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多种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个人意愿的特征。

首先,这一时期高校招生还带有一定的计划性,国家强调“努力克服招生计划同国家远期和近期需要脱节的状况”。[5]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急需大量人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就业多样化就成了时代的要求。而现实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以及多种就业方式的出现,增加了学生的区域流动性和职业选择性,使大学生就业多样化势在必行。其次,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发展良好而快速。由于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发生了变化,就业观逐步转向关注经济收益、自我价值的实现,把收入高低、自我发展作为衡量就业区域、就业行业、就业岗位的重要价值尺度,这种就业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强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的转型和发展。当然,仍有众多的大学生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到比较艰苦的行业就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可以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没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丧失或湮灭,而是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或响应国家号召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三、自主择业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1993~2012)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提出要深化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对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纲要》指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6]这项制度性变革使大学生的就业自由度有了新的突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专业特长、家庭需要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自主化和市场化趋向日益增强,大学生就业观呈现出了自主性、个性化和开放化的特征。

首先,就自主性来看,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政策终止、教育制度革新和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多的就业生态环境,使大学生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能谋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了社会发展趋势,自我就业意识不断增强,就业自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其次,就个性化来看,大学生“在职业评价上,政治色彩更加淡化,而是向往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把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结合起来。”[7]同时,大学生把个人发展同社会现实需要相融合,将主体幸福感和国家强盛摆在重要位置。具体说,他们在选择职业时会将实现自我当做评价职位优劣的重要标准,会依据兴趣爱好、特长优势,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展现出了浓重的个性化色彩。再次,就开放化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变的更加开放,他们并不拘泥于特定区域、领域、行业,而是将个人发展和对社会做出贡献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总之,提升个人实践能力,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是这个阶段大学生就业的主题。

四、引导指导就业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2013~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的战略目标,成为新时代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针。2013年11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大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推动高等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8]新时代建构的以引导、指导为总领的大学生就业体制机制既体现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又体现了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追求。在引导指导就业总纲的统领下,大学生就业观也随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出了几个特征。

(一)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主要表现

1.身份大众化

在计划经济就业模式下,由于国家“统包统分”和教育精英化的影响,大学生成为了国家精英、社会骄子,其身份始终呈现出“职业精英”的标签。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呈几何增长趋势,已经彰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和结构性矛盾,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在庞大的就业队伍与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已不再将自己视为天之骄子,而是客观、现实的认知自我。他们认识到:只有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自己的价值、理想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与此同时,各高校也适应时代背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将教育大众化落到了实处。

2.职业平等化

在计划经济就业模式下,大学生对职业的看法还带有一定的偏见和歧视,他们认为进入公务员行列或企事业单位就是端上了“铁饭碗”,就能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各职业之间存在高低贵贱之分。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成熟,市场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平台,逐渐淡化了大学生对职业的偏见和歧视,使他们认识到了新时代职业平等化的现实。因此,可以看到,众多的大学生不畏艰苦、不怕艰难,纷纷走上了创业之路,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等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

3.竞争公平化

在国家包分配阶段,有些大学毕业生可能依托好的“生源”获得了更能施展才能的岗位;在自主择业阶段或双向选择阶段,一些大学毕业生可能借助各种“强关系”或“弱关系”获得了有利于个人发展、迅速成长的岗位;相反,有一些大学生可能到条件较差、难以立即展示自己才华的地方就业了。诸种现象,一些人就认为,大学生就业缺乏公平竞争机制。在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就业制度、法律保障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在现实中,招聘信息、招聘程序、结果的公开化、透明化使大学生认为这是公平化的竞争。当然,大学生就业竞争公平化要求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二)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

1.就业理性化

在引导指导就业模式下,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一系列兼职和学校组织的实习、见习活动对社会的职业需求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通过网络、招聘会、高校就业指导系统对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因而在选择职业时,就业期望和职业选择标准更加务实。这样,他们能够依据个人综合素质、职业兴趣、社会资本等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行业和岗位,这充分表明大学生就业观念已趋于理性化。

2.就业目标多元化

在新时代,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加广博、视野更加广阔,他们不仅能够在国内施展自己的才能,还能借助诸如“一带一路”、海外劳务输出等机遇获得就业平台,实现自己理想。所以,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目标更加多元化。同时,现实中,大学生群体因性别、专业、院校、家庭境况、生源区域等因素差异,在就业的选择上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在就业目标上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就业意识自我化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转向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自我实现。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认为,利益的自我实现性源于人的需要的自我满足,在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转变为利益,人的需要的自我满足也就转变成了利益的自我实现。新时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需求呈现出:精神需求较物质需求为先,为社会服务较为个人私利获取为先。在现实中,他们更注重未来发展、个人才能发挥、成长空间大小、成才预期等,对于短期收益较为轻视,对于上升空间较小的岗位多感觉索然无味,也可能只做为暂时的栖身之所,这充分体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有更高的追求,有更强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方式

  •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联系电话:13118965354(假期)
  • 联系邮箱:tiyu@sanyau.edu.cn
  • 招生咨询:13555024530(休闲)、18646117773(民传)、18363562444(康体)

体育学院公众号

体育学院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