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就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能力提升的基本策略
  2020-12-13 19:16   管理员   614

1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1.1就业指导“急功近利”现象突出
很多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安排在大三进行,此阶段学生大多除了专业学习还有考研、考证以及四处求职的计划,高校期望通过短期的培训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目标,然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大三之后进行就业培训,时间短、任务急,过于急功近利,并且最终效果不明显。

1.2就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性
当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人员主要由就业办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组成,其中具备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等资格、接受过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的人员所占比例较少。就业指导人员和思政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不可能在就业指导教学上花费大量精力。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在硕士、博士毕业后就进入高校,社会阅历、教学经验不足,这些因素导致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性。就业指导人员对就业指导没有系统的认识,对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认知不准确,对就业指导工作态度懈怠,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不能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果。

1.3就业指导内容过于浅显、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介绍就业成功案例、如何择业、如何找到满意工作、就业信息的搜集以及一些泛泛而谈的内容,介绍失败就业案例的较少,介绍找不到满意工作心态调整、树立正确就业观的较少。

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教师一套材料贯穿大学各个年级的现象是不可取的,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面临就业状况不同,如何有针对性地安排就业指导是就业指导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业指导工作中教师引用的材料普遍呈现出缺乏时效性的特征,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信息内容对于出生于90年代以后的学生而言过于遥远,不贴近学生生活,缺乏现实指导意义。

1.4就业指导涉及部门过于单一
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集中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就业和思想政治教师组成的就业指导教师、综合办公室等,对就业者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的关注较少,求职前期学生的就业心态、求职过程中学生的就业心态是关乎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大事,是不可轻视的,就业指导工作应积极联合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把好学生就业中的每一关,给学生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2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能力提升的基本策略
2.1高校提升就业指导能力的策略
2.1.1高校应引导就业指导人员形成正确的就业指导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这是高校的义务和责任,高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然而不少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抱着错误的就业指导观念,认为“学校只负责人才培养,不负责学生就业”,认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办理就业手续、帮助学生找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导致就业指导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除此之外,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忽视学生就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的培养。学生的就业关系着学生个人的成长、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学校的成长、关系着学校每个教师的成长。

2.1.2高校应落实就业指导能力提升的工作针对
当前高校就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学校应做出具体计划。第一,安排就业指导人员参加国家就业指导师、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培训,确保就业指导教师持证上岗;第二,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年终奖、评优等挂钩;第三,邀请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的兄弟院校同仁来我校介绍就业指导经验、分享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学院也应安排我院就业指导教师走访其他高校,取长补短;第四,高校应定期开展以学期为单位的就业指导比赛,让教师们在比赛中互相交流就业经验、共享优秀课件,实现资源共享,有针对性地改进就业指导方案,实现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

2.3就业指导人员提升自身就业指导能力的措施
2.3.1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和内容
1)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常规的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就业办信息发布、就业指导课程开设、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宣讲会、大型的就业指导讲座、经验交流会、与企业合作的对口培养班。在这个信息千变万化的时代,就业指导的形式也应该不断创新。就业指导人员应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思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应该将就业指导的教学重点放在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和择业心态的培养上。将团体辅导等心理学方法运用到就业指导过程中,拓宽就业指导课的模式,增加实践课的比重,让学生们进入到真实的就业环境中锻炼自己。

2)充实就业指导内容就业指导人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应重视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养成,不应只注重就业前的临时突击、面试技巧,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就业指导人员不能把学生的就业局限在参与招聘,应重视当前政府大力倡导的学生自主创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鼓励有条件、有愿望的学生自主创业;及时提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如只愿意去大城市,只愿意去大企业、大机关,只愿意从事回报大的岗位。

这些有偏差的就业观使得很多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同时却有很多岗位无人问津。就业指导教师亟需指导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实事求是,学会低下头来找工作,到基层中锻炼自己,有计划参与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等国家项目中,让走入基层成为一种风潮。此外,就业指导人员应注重就业指导内容的时效性,关注最新的就业指导政策,帮助学生解读最新政策并应用到就业中,如最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7次提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众多改革举措,包括:“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基层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解读以上两条举措,对于想要考取公务员的学生,如果认为直接考试难度太大,可以考虑先在基层锻炼,积累工作经验,这对于个人长远的发展是有利的。第二条举措适用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国家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学生如果创业资金不够,可以了解当地的就业创业政策,将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配合起来,才能实现毕业生充分及时就业。

2.3.2调整就业指导的方法
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首先是“年级”的针对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大一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更侧重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对应的职业,邀请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学生传授专业学习经验,使他们树立对专业的信心。从大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形成“拓宽就业思路”的就业想法,否则学生的就业之路会越走越窄;大二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逐步开始自我认知,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大三的学生应不断拓展知识面,形成个性培养的意识,进行就业准备,如就业信息的搜索途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全面介绍就业材料准备、就业面试技巧,学生可以参与到就业全过程,包括信息的搜集、人才市场投简历,经历就业全过程对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定位、明确就业目标,避免出现就业前的盲目不安现象是非常有利的;大四学生应根据就业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政策、心理等方面的指导。更多角度地提供就业信息,对首次就业不顺利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其次是“专业”的针对性,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所在院校的专业,专业前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专业的就业指导,切忌就业指导过于笼统,要提出专业的个性问题以及应对方案。再次是“指导方式”的针对性:目前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大课堂,主要为宣讲会、就业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形式进行,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遇到的就业问题也不同,充分运用教师资源进行就业指导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一篇:下一篇:

联系方式

  •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联系电话:13118965354(假期)
  • 联系邮箱:tiyu@sanyau.edu.cn
  • 招生咨询:13555024530(休闲)、18646117773(民传)、18363562444(康体)

体育学院公众号

体育学院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