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部开展第五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亿万先生手机网页积极推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宣传片《海之武韵》。
2022年5月粽叶飘香传万里,端午佳节又来临。亿万先生手机网页接到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青年报社的商邀,承办2022年第五届《传承的力量》端午节特别节目的拍摄工作,并在6月2日中午12:00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央视频等平台集中播出亿万先生手机网页在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展示。
2023年1月中国青年报授予亿万先生手机网页推送的作品《海之武韵》在第五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中为优秀,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负责人李晓媛副教授指导的端午特别节目作品《海之武动》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成果被评为优秀。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与弘扬的历史使命。自2019年三亚学院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立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逐步建立起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术体系,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德一技一能”三个主体内容,依托专业实践平台,实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全面育人目标。
人才培养育“德”——武德教育贯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尤其注重从武术当代伦理观教育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
人才培养重“技”——在显性层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对技艺的执着磨炼和对理论的研精;在隐性层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涵养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也就是具有“工匠精神”,它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包括敬业、精益、专注等核心内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不同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向学生传递“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学科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学习与工作态度、专注执着与勇于创新的不断追求,从而发挥工匠精神的价值导向作用。
人才培养立“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者和推广者,因此,专业的每一名学生都担负着传承与推广以及运用专业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紧扣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为学生创造多方位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社会、国家赋予的责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新技术,继续创新校园体育教育成果可视化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努力将专业塑造成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典范。
文字|李晓媛
排版|黄颖琪
校对|冯旖琳
于昕淼